中国真空学会

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科普专题

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杂志社召开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第一次会议

发布时间:2025年9月28日 来源:中国真空学会

        2025年9月25日,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第一届青年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顺利召开。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、学报主编刘益春院士,以及来自多所高校、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首批青年编委齐聚一堂。会议由杂志社社长张余洋主持。

        会议伊始,社长张余洋简要回顾了学报的发展历程。他指出,创刊40余年的《真空科学技术学报》作为中国真空学会的旗舰期刊,始终致力于推动真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,保持稳健前行的态势。当前中文期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,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学术出版,为期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,真空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,为学报提供了丰富的优质稿源。如何在坚守学术质量的基础上,提升刊物的专业特色、学术品牌和国际话语权,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。

       杂志社社长张余洋主持会议

        随后,与会的青年编委们逐一进行了自我介绍。他们的研究方向涵盖真空测量与计量、加速器超高真空、等离子体应用、薄膜制备、热核聚变、电子发射、真空互联制造、关键真空部件研发及新材料应用等多个前沿与交叉领域,基本覆盖了从基础研究到重大科技装置、再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。大家一致表示,将充分利用青年编委这一平台,积极参与期刊建设,推动专题稿件组织,促进学术交流,助力学报成为促进真空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平台。

        在总结发言中,刘益春院士对青年编委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。他指出,中国已是世界真空领域的大国,正在加快迈向强国,迫切需要有与之匹配的高水平学术期刊。当前传统中文期刊面临的共同挑战,要求学报在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”与“提升学术影响力”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。他希望青年编委能发挥年富力强、贴近科研一线的优势,积极推动前沿专刊策划、推荐优秀稿源、参与高效审稿,助力学报汇聚更多标志性成果。刘院士特别强调,学报的独特优势在于紧密衔接前沿研究、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应用,而青年编委的多样化背景正好契合这一定位。青年学者应肩负起推动期刊发展的责任,共同书写学报的新篇章。

       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、学报主编刘益春院士发表讲话

        本届青年编委会的成立,标志着《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》在年轻化、专业化的办刊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。新生力量的加入将为期刊注入新视角与新活力,推动真空获得、测量、应用、薄膜技术、等离子体、表面科学等领域与大科学装置、航空航天、量子信息、新能源等前沿方向的深度融合,为中国真空学科的发展与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注入持久动力。